1.5k 1 分钟

# 2. 插入排序 基本思想:将一个元素记录按其应用的位置插入 到已排好序的序列中。依据寻找插入位置的方法不同,插入排序分为: 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尔插入排序;表插入排序。 # 1. 直接插入排序 基本思想: 插入 Ri 时,R1,R2,…,Ri-1 已排好,用 Ri 的关键字与 Ri-1,Ri-2,…,R1 比较,找到插入位置。即把一个记录插入到已排好序的有序表中。 /* 对记录数组 r 做直接插入排序,length 为数组中待排序记录的数目 */void InsSort(RecordType r[], int length){ for ( i=2 ;...
233 1 分钟

# 内部排序 # 1. 概念 内部排序:是指待排序记录存放在计算机随机存储器中进行的排序过程。 ** 外部排序:** 是指待排序记录的数量很大,以致内存一次不能容纳全部记录,在排序过程中尚需对外存进行访问的排序过程. 排序的稳定性 假设 ki=kj, 且排序前序列中 Ri 领先于 Rj, 若在排序后的序列中 Ri 仍领先于 Rj, 则称排序方法是稳定,否则称为不稳定的。 排序时间复杂性 排序过程主要是对记录的关键码进行比较和记录的移动,所以排序的时间复杂性以算法的执行中数据比较次数和数据移动的次数来衡量。
565 1 分钟

# 5. 归并排序 基本思想 1)把 n 个记录看成 n 个长度为 l 的有序子表; 2)进行两两归并使记录关键字有序,得到[n/2]个长度为 2 的有序子表; 3)重复第(2)步,直到所有记录归并成一个长度为 n 的有序表为止。 // 相邻两个有序子序列的合并成算法/* 已知 r1 [low..mid] 和 r1 [mid+1..high] 分别按关键字有序排列,将它们合并成一个有序序列,存放在 r2 [low..high] */void Merge ( RecordType r1[], int low, int mid, int high, RecordType...
1.6k 1 分钟

# 4. 选择类排序 选择排序 (Selection Sort) 的基本思想是:每一趟从待排序的记录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顺序放在已排好序的子文件的最后,直到全部记录排序完毕。 # 1. 简单选择排序 基本思想 第一趟,从 n 个记录中找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与第一个记录交换; 第二趟,从第二个记录开始的 n-1 个记录中再选出关键码最小的记录与第二个记录交换; 第 i 趟,则从第 i 个记录开始的 n-i+1 个记录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与第 i 个记录交换,直到整个序列按关键字有序。 这种操作进行 n-1 次,但每一次的待排元素个数比上一次少一个。 void...
1.4k 1 分钟

# 3. 交换类排序 # 1. 冒泡排序 (相邻比序法) 基本思想: 通过不断比较相邻元素大小,进行交换实现排序。 第一趟排序: 首先将第一个元素和第二个元素比较大小,若为逆序,则交换;然后比较第二个与第三个,一直到第 n-1 和第 n 个,这样就使最大的元素放到了最后一个位置。 void BubbleSort(SqList *L){ for(int i=1; i<L->length; i++){ flag=1; for(j=1;j<L->length-i;j++){...
6.6k 6 分钟

# 7.Linux 磁盘管理 # 1.Linux 物理设备介绍 1.1 一切从 “/” 开始 在 Linux 系统中,目录、字符设备、块设备、套接字、打印机等都被抽象成了文件,既然平时我们打交道的都是文件,那么又应该如何找到它们呢? 在 Linux 系统中并不存在 C/D/E/F 等盘符,Linux 系统中的一切文件都是从 “根( / )” 目录开始的,并按照文件系统层次化标准(FHS)采用树形结构来存放文件,以及定义了常见目录的用途。 另外,Linux 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名称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例如,root、rOOt、Root、rooT 均代表不同的目录,并且文件名称中不得包含斜杠( /...
8.2k 7 分钟

# 2. 物理层 物理层的四个基本特性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双绞线和光纤 常见的几种信道复用技术 宽带接入技术:ADSL 和 FTTx #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的作用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不同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 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常称为物理层规程...
12k 11 分钟

# 1. 概述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但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依赖于信息的交流。目前信息的主要载体是计算机,而传播信息靠的就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相结合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计算机应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遍布经济、文化、科研、军事、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信息产业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 根据计算机发展的特点,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以下 4 个阶段: 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0 世纪 50 年代末 - 60 年代初) 1951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美国空军设计 SAGE...
7k 6 分钟

# 6.Linux 系统网络配置 # 1. 网络协议介绍 1.1 网络协议的概念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 (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它规定了通信时信息必须采用的格式和这些格式的意义。大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 1.2 TCP/IP 协议 TCP/IP 字面上代表了两个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 IP(网际协议)。1983 年 1 月 1 日,在因特网的前身(ARPA 网)中,TCP/IP 协议取代了旧的网络控制协议(NCP, Network...
3.5k 3 分钟

# 4. 哈希表查找法 哈希法又称散列法、杂凑法或关键字地址计算法等,相应的表称为哈希表、散列表、杂凑表等。 ** 基本思想:** 根据问题中的关键字构造一个合适的函数,利用这个函数求得各记录的存储位置,然后存储;在查找时用相同的函数找其元素。即: Addr(ai)=H(Ki) 其中: Addr (ai) 为 ai 的存储地址 H 为散列函数 Ki 为 ai 的关键字 # 1. 概念 ** 散列表(哈希表):** 按散列存储方式构造的存储结构为散列表。 ** 散列函数(哈希函数):**H(ki),关键字与表之间的对应关系。 ** 散列地址(哈希地址):** 散列函数的值。 ** 散列:**...
-->